【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】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,8月30日,透過Teams聯合舉辦「永續發展與設計思考工作坊:創造未來的可持續解決方案」,希望啟發參與教師對永續發展和設計思考有更深刻的認識,並提供實際資訊、知識與工具,協助運用在「探索永續」課程中,近40名教師參與。教務長蔡宗儒表示,該工作坊每年均會在「探索永續」課程前舉行,透過經驗的分享與交流,提供該課程教師授課參考;他也希望在課程實施逐漸成熟之際,能透過設計思考的角度,將內容更聚焦於議題的界定與探討,同時依照各學院系的專業,發展相關特色主題。
活動首先就「SDGs的概念與實踐」主題,邀請教設系副教授紀舜傑進行分享,他以「有永續,必定先有不永續」破題,接著提出「人類之於地球,就好像旅客之於飯店,住過後總要退房,留給下一組客人使用」的概念,說明科技發展與環境互動之間的應尋求適當的平衡,「2015年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指標,由於皆具有明確且可操作性的指標,因此更容易被推動與實踐。」最後提到,近年來全球企業與大學紛紛投入推動永續,儘管目標因為地區、文化、世代差異等因素有所不同,但前提應建立在「利他且利已」的基礎上。
「設計思考的概念與實務」主題方面,由企管系副教授涂敏芬進行分享,她首先認為教師的角色,不是「教育」學生,而是創造能夠幫助學生「學習」的環境,「設計思考」係透過「同理觀察」、「定義需求」、「腦力激盪」、「速作原型」與「反覆測試」的流程,達成「發現問題」及「解決問題」的目標。接著她以自己的課程說明,如何將其融入課程規劃與設計,並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透過思考,以提升自學能力並達成教學目標。「『學以致用』是一般教學的目標,但『用以致學』卻能讓學生,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多可能性,擁有更多不一樣的收穫。」
綜合討論中,在永續議題設定方面,紀舜傑建議可從週遭社區開始思考,再逐漸擴及範圍;涂敏芬則建議可從企業或大學的永續報告書中尋找;永續中心社會實踐組組長黃瑞茂更表示,目前學校積極規劃開設永續相關學程,同時也製作《社會責任年報》,蒐集本校歷年USR計畫成果,除了議題設定、操作方法,還有場域實踐經驗,屆時歡迎教師們多多參考。
留言